站内检索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及路径研究
作者:王磊明 发表时间:2016年12月23日

  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吹响建设制造强国号角的背景下,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将制造业作为经济振兴的重中之重,将创新作为驱动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将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的利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迎来历史性交汇,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也随之转变,以跨界、融合、协同为核心的全球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新一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的普及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未来图景。当前,智能制造的浪潮在全球涌动,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部署工业互联网,一个强调“硬制造”,一个注重“软服务”,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谋划跟进。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5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2%,已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射电望远镜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高铁、核电、特高压等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面对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的重大调整和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作为制造强国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前瞻部署了九大战略任务、五大重点工程和十大重点突破领域,描绘了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路径。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工艺技术与设计、加工、装配、检测等传统制造技术的融合,催生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使得原材料转化为产品的过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①设计技术和手段的数字化、网络化;②超精密、超高速加工;③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和决策;④适应极端的工作条件、生产特殊要求的产品;⑤技术的集成化、产品的模块化。

  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企业的研发制造正从以产品、市场为中心转为以用户为中心,多样化、个性化、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伴随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演进,产品的研发设计周期在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在加快,性能不断提升、功能不断丰富、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产品升级换代的趋势包括:①智能化,越来越多的物品将成为智能终端,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②节能化,高能耗产品逐渐被淘汰,清洁能源产品强势崛起,如高效电机、新能源汽车、

  太阳能LED路灯等;③轻量化,轻质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如轻质金属材料在交通运输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的应用,薄轻面料在户外装备的应用,轻质建筑材料在屋顶、墙体的应用等;④非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在变化,小批量、个性化产品更受青睐,如“一人一款”的服装、带有个人属性的工具等。

  新型制造模式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形成的全新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包括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它以“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云平台”为核心支撑,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业务活动,包括研发、生产以及使用等环节,使生产系统与供应链系统、消费系统无缝对接,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升级。与传统制造模式相比,新型制造模式实现了:①精益生产,以零库存、零浪费为代表;②精准协同,以异地设计、采购协作为代表;③共享制造,以租赁工时、分享工厂为代表。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创新驱动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走的是资源要素驱动、技术模仿跟踪的道路。制造业创新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创新成果产业化不畅等诸多问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根源也在于创新能力不强。《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制造业创新存在三种范式:

  范式1:立足企业的内部创新。内部创新范式是指企业运用自有资本、人才、平台等内部资源,通过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全业务活动一体化创新,实现技术自创独享,追求技术领先和垄断,树立企业绝对竞争优势。这是企业早期成长阶段所遵循的范式,反映出对独创和技术的热衷,如朗讯科技的贝尔实验室、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IBM的沃森实验室等。

  范式2:服务区域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范式是指突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壁垒,推动创新资源的有效汇聚和优化整合,充分释放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通过“政、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促进区域制造业发展与科技进步。当前,我国R&D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研发经费投入2010年超过德国、2013年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源就在于协同创新能力不足。

  范式3: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范式是指着眼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统筹协调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研发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等)、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竞争对手等)和其他参与者(研发机构、投资机构、科技工作者、政府机构等),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一个联合开发、开放互动、协作共享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制造业发展进入到稳健阶段后,就会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境,这时需要借助外部创新力量,通过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联系和协作,催生出更多的“美第奇效应”。

  “互联网+”

  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强调,“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影响深远,衍生“大数据+制造业”、“物联网+制造业”、“人工智能+制造业”等多种形态,产生“1+1>2”的效应。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1:数字化。数字化是信息革命的起源,也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起点。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以计算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将实体世界的字符、文字、图像、语音等物理信息转变为二进制编码,使得信息的搜集、存储、传输、处理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推动了企业业务管理的自动化,将企业从传统的纸面办公中解脱出来。

  阶段2:网络化。网络化伴随数字化的发展而壮大,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以互联网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它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打破了信息孤岛,使得一条条“数字”溪流汇入了“网络”海洋。制造业网络化使得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更加深入,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更加频繁,资源的共享和集成更加便利,生产布局也更加分散。

  阶段3:智能化。21世纪以来,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兴起,使得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生产者和消费者走向融合。数字化孕育了数据,网络化生成了大数据,智能化则将“大数据资源”转化成“大数据资产”。通过不断挖掘和发挥工业大数据的价值,工厂升级成为自动感知和自适应调整的智能网络,各种各样的产品也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终端。

  产融结合

  当前,实体经济与金融业之间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一方面,面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冲击,传统产业迫切需要借助资本杠杆摆脱内涵式增长乏力的困境,新兴产业也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成长和扩张;另一方面,资本只有与产业深度绑定与协同,才能将资金优势发挥到最大。制造业产融结合有三大工具:

  工具1:财务公司。成立属于自己的财务公司,是很多大型企业集团比较青睐的产融结合方式。截至2016年5月末,全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数量达227家,覆盖能源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钢铁、机械制造和信息通信等17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服务的企业集团成员单位超过6万家,所属企业集团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达1/3。在宏观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亟待转变,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成为一条重要的创新路径。

  工具2: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兼顾政策导向性和市场运作性,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

  本投向,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近年来,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层面有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地方层面有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基金、重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等。

  工具3:金融租赁。金融租赁是联接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重要桥梁,在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促进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支持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07年我国开办金融租赁公司以来,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开设了44家金融租赁公司,其中银行控股/参股金融租赁公司有29家,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有15家,租赁投放金额达到7108.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38.66亿元,利润总额234.43亿元,平均不良资产率0.9%。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完善一个体系:制造业创新体系

  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推进上下游联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汇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各方面创新资源,瞄准重点产业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套政策链、完善资金链、强化人才链,分领域、分层次组织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试点。鼓励大型制造企业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网络众包、开源社区等“双创”平台,汇集、整合、共享各方智力资源和创新要素,营造大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作共赢、协同共进的“双创”生态体系。

  培育两种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

  把人才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根本,大胆“放水养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努力营造尊崇工匠的社会氛围和精益求精的匠心文化,制定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和激励制度,大力表彰杰出技能人才,打通优秀技工的成长上升通道。强化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建设一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

  发展三大模式: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

  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方向,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发展智能装备、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支持制造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打造一批制造业品牌

  把品牌提升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开展以“名企名家名牌”为主要内容的“三名”培育行动,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建立品牌评价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一批引领转型升级的知名企业和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作者单位: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