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 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
作者:黄晓艳 发表时间:2016年04月22日

  

 

  需求侧管理、光伏金融等推动着分布式发电和光伏体系,带动着微网建设,这都与储能直接相关。新能源技术正在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用能方式,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储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谈起储能产业,俞振华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这位储能领域的从业者、探索者,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普能)的创始人,用5年时间就把普能做成了钒电池全球领军企业。普能被收购后,俞振华又参与创立北京睿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睿能世纪),成为睿能世纪的董事长,率睿能创始团队提出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商业模式,并在电网和电力单位付诸实施,向对储能有潜在需求的用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早在2010年,他发起成立了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希望为政府制定储能产业政策提供决策基础和依据。他认为,产业发展需要好的机制,需要支持行业组织做好行业的服务工作。

  本刊记者:未来新能源技术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国内储能技术的发展远远跟不上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需要。你认为,制约我国储能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俞振华:基于我们对储能产业的理解,储能产业的共性问题可分为三大类:产业技术问题、应用研发问题、市场环境和产业政策问题,怎么把金融加应用技术,最后延伸到把储能技术带动起来。

  关于储能技术本身的问题。近两年动力锂电电池发展比较快,产能增长,成本下降也很快,我们可以把锂电作为储能标杆技术来参考。

  我认为,储能技术未来的格局还应是多方共存,竞争的焦点可能还是下一代新型储能技术。现在实验室里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原理和可行性都已经有了,但受限于材料工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大规模的产业化程度。未来哪种储能技术最终会被选中,只能交由市场去选择。目前,中国储能市场并没有真正启动,我国的市场机制还比较弱。

  储能应用问题。储能技术所实现的存电和放电,并不是客户的最终需求。储能与电力结合,本质是要维系用电和发电的平衡,在此基础上,会有调频、调峰、需求侧管理等各种各样的产业应用需求,实现储能技术的价值需要做应用的开发。与国外相比,我国储能起步晚了一些,对储能应用技术的研发也比较薄弱,大多数是以国家出资建设的示范应用项目为主,商业化能力非常弱,储能的价值收益无法体现,买单机制尚未形成,严重阻碍了储能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示范项目实现产业化推广更需要时间的验证。

  储能产业政策。我国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环境过去有空白、有缺失。最近一两年,才开始有了明确的与储能产业相关的政策,如2015年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推动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调峰辅助服务工作,其中有明确的具体细节,不过其面临的挑战也很高。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和市场技术都纠结在一起,政策机制针对具体的应用,应用需要的政策、能源服务、机制都不一样,应用背后各自对应不同的技术。中国想要制定明确、细分的政策路线,支持某一类储能技术,会很复杂,难度比较大的。

  本刊记者:如何解决这些行业共性问题?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平台为此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工作?

  俞振华:我国的储能产业正处于市场应用初期,处于技术、应用和市场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创新、突破的胶着时期。要解决储能行业的共性问题,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首先要明确应用类型,再围绕应用谈市场机制和技术。过去大家把它们混淆在一起,拿储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比较,拿锂电与铅酸电池比较,事实上这些都没有可比性,而是要放到具体应用场景里面。

  为了透彻研究储能产业,研究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2010年,由普能和几家储能技术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旨在构建一个技术、产业政策及金融能够互动的服务平台。以储能具体应用为核心,我们对国内产业发展有前途和需要的储能应用加以研究,组织资源攻关,从17类细分应用中遴选出4类迫切需要的重点应用:一是新能源并网,二是分布式发电加能源管理,三是电力辅助服务,四是电动汽车的互通互联。

  储能联盟组织会员企业参与一些重大示范项目,推动了一系列的示范项目,包括北京延庆的光伏、储能充电桩一体项目搭建,光伏光热储能与用户侧能源管理,储能与火电机组的联合调频等一系列示范项目。目前,主要是从地方政府层面开展,协助中关村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希望能够为储能技术厂商创造尽可能多的市场机会和产业合作机会。

  储能联盟自建立之初,即根植于对全球储能产业的深入研究,组建了专门的国际化研究团队,为政府、电网企业、发电集团、投资机构及储能企业做储能相关的委托咨询研究报告,自2011年起,每年根据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及行业热点发布年度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在白皮书的基础上,做储能政策路线和技术路线的研究。基于对会员企业发展水平的理解,对国内外同行的了解,提出不是一家之言的研究理念和想法。另外,联盟还拥有由70多名国内学术和企业代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审核白皮书,对研究课题把关,代表行业观点,形成联盟建议,为政府、产业、企业提供支撑,支持产业能够有序地发展。同时一直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的一些创新合作模式,思考如何把储能示范项目与地方政府的智慧交通、低碳城市能结合起来,实现项目落地与地方政府诉求的双赢。

  本刊记者:对于每一个从事储能产业的人来说,更关心是不是有市场机会。你认为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机会表现在哪里?

  俞振华:这两年,国内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开始起步,从无到有。对于解决新能源并网,储能是必要手段,包括两类服务,一类是储能参与调峰及需求侧管理的尖峰负荷消减,另一类是储能要参与电力调频、黑启动等电力辅助服务。从大方向说,电力辅助服务政策及市场的形成对储能行业促进有积极作用,但最终能否形成效果,还得看细节,看地方政策。

  国外已经有这种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储能电站可以直接并网参加电力市场的招投标、竞价,形成盈利模式,这样投资与产业形成互动。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没有完善的辅助服务交易,仅靠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完成。国家能源局对电网与服务提供商如何进行结算曾有一些相关规定,在有些地区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机会,例如华北电网已经建立了类似电力市场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和考核办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认为,全世界的电网企业、不仅仅中国电网企业,本质上都不是支持储能,电网最核心的职责还是要保证用电安全。因此不能把推动储能发展的任务交给电网公司,全球的地方储能都是从电网外进行推动,电网最终像裁判员一样确定在保证电网安全性的基础上做是否使用储能的判断,这需要象光伏、风电类似的市场补偿机制,短期内国内的电力核心机制还是很难改变和调动,需要电改的有力推动才能创造储能的大规模发展。

  本刊记者:这几年,储能成本高的问题有没有得到一些改善。

  俞振华:成本问题的确是困扰整个储能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并不是说成本高,产业就没有商业价值,储能的商业价值需要得到市场体系的认可。另外,这两年储能技术成本也有了巨大变化。

  各种各样的储能技术成本都在下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大家都能看到锂电池的成本在快速下降。在电力储能应用领域,除了在低谷蓄电和高峰供电上发挥作用,还有其它的功能有待施展,共同形成了储能的综合价值。在一些细分领域的具体应用上,储能已经是非常有价格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但国内受传统电价机制的制约,储能市场远远比不上国外,国内主流厂商像比亚迪、力神、天合光能等都在开拓国外市场,产品卖到国外市场,而国内市场还在等一些政策具体实施细节的出台。

  本刊记者:作为睿能世纪的董事长,您觉得储能产业链企业更希望从哪些方面获得国家的优惠政策扶持和引导。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俞振华:从企业的角度,同时从产业联盟的立场来说,储能企业最需要的是公平对待。现在的市场环境对储能技术支持很少,仅靠示范类项目,对有些储能技术的支持可能会有些过度,对有些技术的支持又严重不足。未形成产能的前沿技术需要补贴,通过补贴可以刺激市场用户,拉动产业。但储能的主流技术更需要公平的市场环境。打个比方,如以燃气做比较,储能电池做调峰,就拿不到好的价格,也没有容量电价的补偿机制。有的项目,很难拿到峰谷差价;即使能拿到峰谷差价,细节执行中也很难实施。

  另外,从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角度,政府的扶持力度还要增加,但要通过好的市场机制去筛选企业,增加透明性,促进产业发展。

  本刊记者:您认为,市场上的哪类储能产品会优先获得投融资金的支持?

  俞振华:现在市场上钱多,但好的技术和项目数量并不多,储能一直是投资的难点,投资者即便感兴趣也很难投资。因为储能技术是重资产,研发周期长,股权类投资资金很难控制投资风险。

  现在我们能看到有两类投资趋势:一类是在二级市场上市公司,开始有投入,包括并购逐渐增多,能从二级市场的概念题材中找到回报。而另一类是风险投资类项目,对VC/PE来说,更现实的投资方式还是偏应用类的创业项目,能够轻资产运营,利用储能技术及模式创新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但应用类的储能项目,需要市场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支持。

  除中小规模创业公司外,现在也有很多上市企业内部在做储能技术的研发,挑战很大,风险也很高,项目成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验室科研肯定没问题,真要走向产业化,在应用模式没有确立前做产品开发,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能否有决心去挑战产业的共性问题。我认为,未来这个方向的选择也不错,但忌讳犹豫不决,遇难而退。

  本刊记者:未来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储能产业将沿着何种轨迹发展?

  俞振华:储能产业的商业模式很多,国内主要还是上面谈到的新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加能源管理、电力辅助服务、车电互联四大类。具体的应用模式还需要特定的产业政策配套。比如:新能源并网相关能源服务的政策,电力需求侧的补偿政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则的建立,调峰电价、上网电价的明确、符合并网要求的准入门槛要取消。未来产业的发展和具体商业模式将围绕体制和市场机制的确立展开。当前大部分储能项目还在示范阶段,并不盈利。储能产业应该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储能联盟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基于具体示范项目后续探索一些商业模式和合理的政策机制。我们相信,储能是未来电能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支撑能源电力清洁环保,在未来的电力能源中不可或缺。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