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北京经开区:智造数字产业标杆 创领唱城融合典范
作者: 发表时间:2022年02月09日

  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下的产业深度融合机遇,北京经开区将通过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以智能制造来引领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引爆新的增长点。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北京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目前已经发展为全国唯一一个集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验区、自贸区,以及即将获批的中保区,六区合一的政策优势于一体的经济功能区。

 

  刘力表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考核评价中,北京经开区位列全国第四,现已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汇集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3万多家企业,94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138个项目。  

 

  今年上半年北京经开区多个高精尖产业集群加速成型,主导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1252亿元,同比增长42%,工业总产值完成了2825亿元,同比增长39%。  

 

  “作为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的所在地,自2016年承办大会以来,北京经开区致力于四深化产业集聚和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活跃,逐步形成了以机器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为主导的高端产业发展格局。”刘力说。 2020年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已经实现产值突破了600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成为北京经开区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之一。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累计涌现出47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京东方等多家企业获得了国家级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称号,北京仪综测业等多家企业获得了国家智能制造的专项支持,累计21家企业获得了北京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称号,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下的产业深度融合机遇,北京经开区将通过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以智能制造来引领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引爆新的增长点。 

 

  

一是链接上下游的应用场景,打造智能装备产业生态。北京经开区拥有适合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优势,上游供应链以中心国际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企业提供芯片要素支撑。下游产业链有由智能网联车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为工业机器人开拓应用市场。
同时借助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在经开区产业升级迭代,大力发展智慧工厂、黑灯工厂,为物流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赋予了更多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北京经开区将继续推动高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无人机四大板块联动发展,全面构建新型的制造体系。 

    

  

二是汇聚高端的创新资源,推动智能制造集成创新。“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将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建设,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以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活力充分释放为目标,大力支持创新型应用人才,依托世界机器人大会、施耐德数字电气化产业园、SMC自动化产业园等优秀载体,搭建国际一流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创新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平台效应,打造具有创新力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 

   

  

三是建立全方位的服务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北京经开区已经形成了全周期、全角度、全覆盖的政策扶持体系,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礼包。
刘力指出:“在去年我们及时出台了抗疫情稳增长的政策,减免中小微企业的房租,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以上的给予超出部分20%的资金奖励,促进产业落地,对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给予1%的资金支持等等。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她表示,下一步北京经开区还将继续大力推动体系机制的改革,积极开展新一轮的赋权承接,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企业,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