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双创”主体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作者:刘春晓 发表时间:2016年11月12日

 

  

  创业者的误区

  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后来各行各业纷纷开始模仿互联网领域创业和投资的方法,以至于今天创业成功的企业中,没有哪家背后没有风投的影子,BAT如此,高科技企业如此,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如此。大伙似乎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创业成功,必须要获得风投。

  近两年,风投界又开始流行独角兽的说法,即在上市之前企业的市值要达到10亿美元以上,这似乎已经成为创业者一致追求的目标。大家纷纷一窝蜂地去融资,继而通过烧钱俘获用户,以期跑出亮瞎人眼的数据进而获取新一轮的融资,从而尽快发展成为所谓的独角兽企业。这种创业方法使得大量的创业者陷入到没有资本的支持就无法进一步创业的误区。同时,资本的逐利性也使得同一类创业项目必然是优中选优,最终在一个领域只能造就一两家成功企业,而大部分创业项目最终将无法生存,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创业资源的浪费。

  先看三组数据,时间跨度是2014年1月到2016年8月。在这31个月的时间内,拿到天使轮(含种子轮)投资的公司有4908家,拿到A(含Pre-A和A+)轮融资的公司达到4179家,走过B(含B+)轮的公司也有970家,而迈过C轮的公司仅为311家,最终融到D轮的公司只剩下可怜的94家。

  虽然仅是一些不完全的统计,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创业公司从天使轮走到D轮的概率尚不足2%,真是九死一生。正可谓风投是个独木桥,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要做、也适合做独角兽。

  地方政府的误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下,“双创”整体推进十分顺利,但有一些省份和地区政府不考虑创业成功率本来就低的现实,借“双创”之名,把一群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推向创业的第一线,让他们拿着父母的积蓄去试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殊不知“双创”的推出既有其时代背景下的必要性,又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已发展到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阶段,这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创业。同时,也需要创新的主体由国家、政府转变为老百姓个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全社会的经济活力,把经济增量搞上去,同时以此带动和盘活存量经济资源。几乎没有更好的办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即是其必要性。

  从可行性上来看,虽说创业的成功率很低,但提高“双创”人群基数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双创”的成功率却是可行的,甚至两者实现其一,即可谓之成功。从2015年9月国务院第一次正式推动“双创”到目前仅仅1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双创”之旅只能说才刚刚起步,是成是败远没到最终定性的时候。数据显示,仅在大学生群体中,美国的创业成功率高达30%,而中国不到3%,其间有近十倍的差距。目前我国只是营造创业氛围,累积创业基数的阶段,我国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用10年时间逐渐缩小与美国在成功率上的差距,都会有奇迹出现。那些创业失败的人,因为在市场上真刀真枪地历练过,哪怕再拐回来就业,也比毫无经验的菜鸟强,优势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因此,力推“双创”,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利大于弊。“双创”本身没有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能够尽快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才是问题。与其浪费时间去质疑,不如多花点精力在这上边。

  主管部门的误区

  众创空间就是创业苗圃。“双创”的一个重要载体——众创空间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有个问题却一直如鲠在喉,即到今天为止,官方还没有对众创空间给出清晰的定义,并且各主管部门对此的认知不统一,甚至有些机构对众创空间究竟是什么仍然不是十分清楚。迄今为止涉及众创空间定义的最高权威文件是国办发〔2015〕9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其第二章第(一)条“加快构建众创空间”中,对众创空间有如下描述:“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指导意见》介绍了众创空间的内涵和功效,但并未直接给出众创空间的概念和形式。于是不同的主管部门解读起来众说纷纭,比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对象大部分是科技型小微企业,于是给出了众创空间就是创业苗圃的结论,工信部的指导对象以大中企业为主,则认为众创空间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一种模式,并在其网站上开设了名为大型企业“双创”工作典范的栏目。这些从自身管辖范围出发、站在不同角度对众创空间的解读都没问题,但到民间和地方却造成理解和实施上的混乱。因为大家不能对众创空间形成共识,只能跑到北上广取经,可到了北上广才发现,大部分众创空间的服务对象仅仅是刚刚创业甚至还没开始创业的大学生,这些创业者大部分处在从0到1的阶段,这些众创空间确实是创业苗圃。于是照葫芦画瓢,按照甚至超出北上广的硬件标准为想象中的众创空间配置硬件,但由于资源禀赋,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匮乏,即使栽种了梧桐树,也难有凤凰来。在一线城市中,服务于从0到1阶段的众创空间99%都不盈利,那些没有什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资源的二三线城市的众创空间就是将其作为创业苗圃也难形成气候。

  走出误区的对策

  创业者要重新自我定位,合理划定创业目标,守正与出奇相结合,商学院和各类创业服务机构要总结本土创业成功的规律和方法。创业者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重新确定奋斗的目标,要多向三四线城市的民营企业家学习,要认真思考这些企业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风投,什么是独角兽,但他们是怎样挣到钱的。这要求创业者,也要求商学院、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机构不能照搬西方理论,而要总结本土创业的规律,尤其是把创业第一桶金的获取、短期套利的经验上升到普适性的创业方法论,从而显著提高创业成功率。

  地方政府要抛开分割,以终为始的用增量盘活存量,将创新创业与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地方政府不能形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而要把创新创业和互联网+、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做,即由大中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出发,倒推需要选拔、培养、引进什么样的从0到1的小微企业,为从0到1的企业提供什么样的培训、咨询,这样才能盘活存量企业资源,同时使增量企业资源找到市场、最终生根发芽,而不是一上来就大兴土木,在没有市场、没有服务的情况下先硬生生地招小微企业入驻,造成今天的困难。

  在各部委之上建立统一组织,统一名词说法、概念内涵,加强联系机制。主管部门由于不同的属性任务,必然整合不同的资源,也有不同的推行方式和节奏,但部门之间很少有充分的交流和联系,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混乱和资源重复建设,比如创业导师的建设,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人社部都在利用自身的资源独立整合,质量参差不齐,建议超越各主管部门,在国务院层面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对双创工作中的各名词进行准确的定义,并对各种双创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实施。同时,建立部门间的联席会议,互相通报进展、共同解决困难。

  总之,双创工作本身没有问题,能否统一参与各方对双创的理解和认识,并且通过哪些有效的手段大幅度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才是问题。

  作者单位:民建中科院委员会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