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韩国创新升级的成功路径与政策启示
作者:张赤东 发表时间:2016年09月08日

  韩国是一个成功实现由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的亚洲后发国家。在彭博评全球最创新国家名单中,2015年全球韩国居首,已经在诸多方面超出中国。在成功实现由“主导追赶经济”向“服务创新经济”的职能转变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经验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韩国创新升级的“三步走”转型路径

  韩国工业化是在日本殖民剥削、朝鲜战争摧毁的贫穷农业国基础上开始的,自20世纪50年代发展加速,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至1990年代末基本完成了工业现代化进程,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从1962年的87美元增长至1995年11471美元,再至2007年突破2万美元,2014年达到27090美元(按现价计算,见图1),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高收入的发达国家行列。

 

 

  韩国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秘密”何在?

  从企业创新发展上看,韩国工业现代化成功经验展示了发挥后发优势的“扶优-扶弱-造生态”三步走赶超路径(见图2),即在一个无甚基础的产业经济体中,先培育出若干产业的创新型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推动,加强整个产业的基础技术积累和生产配套条件,快速追赶上世界平均生产技术水平;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加强中小企业的配套生产与技术开发能力,鼓励中小企业以颠覆性创新与大企业渐进性创新互动,推动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创新氛围,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创新驱动,达到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

 

 

  在经济创新转型发展中,韩国政府是积极的有为政府,从宏观的国家发展战略到微观的税收激励措施,其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

  我们从“政策(Policy)+知识(Knowledge)-资本(Capital)-人力(Creative)”视角(简称为“P+KCC”分析框架)出发,知识流动主要考察产业技术的知识源与流向,资本流动主要关注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方向和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方向,人员流动重点考察产业工人和科技人才的流动。由此,对三个转型阶段的政策演进与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剖析韩国在从技术引进到技术领先中的转型发展过程。

  “扶优”阶段:打造创新发展的龙头企业

  经济背景与主要政策措施

  韩国创新发展的扶优阶段,包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技术引入与仿制和80年代的技术吸收与学习积累两个时期。

  技术引入与仿制时期,韩国工业化是以美国接管和援助下重建开始的,面临随时准备自立发展与支撑国防的挑战。韩国在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上极度匮乏,其政治制度也同样在重建中。因此,韩国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是在战后重建中进入动态的快速增长时期。

  从政策措施上看,扶植企业并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吸收和仿制是政府推进工业化的重中之重。主要措施有:1)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特点,在1960年代以轻工业

  为中心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基础上,实施重化工(HCI)政策;2)颁布《技术引进促进法》(1960年)和《科学技术振兴法》(1967年),鼓励技术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外商合作开发等灵活多样的技术引进方式,并以引进促进仿制,带动改良性开发,逐步培育产业优势;3)改革教育模式,目标定位在为技术引进与吸收培养必需的产业技术人才;4)结合韩国未来独立发展的军工国防需要,在重化工等产业中培育大企业等。

  技术积累与学习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韩国人均GDP进入1500美元~6000美元阶段,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经历1970年代的技术引进与快速发展,韩国企业由早期的模仿改良为主,转向以消化吸收后的改进提高(即再创新)为主,开始意识到单纯的技术引进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生产需求,产生技术自主需求,加强技术积累与学习,并开始投资R&D,真正走向自主创新道路。这一时期,韩国的工业化进程前半段一直由政府主导,1980年代后期企业逐步成为主导力量,国内企业的大胆创造和技术能力积累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推动力。

  从政策措施上看,主要有:1)针对重工业化导致的产业经济结构失衡,韩国政府提出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战略,发展重点转向电子、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半导体、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2)针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壁垒,韩国政府严控技术引进,对各类引进技术和设备实行严格的监督审查制度,尽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引进,凡是国内能生产的禁止向国外购买,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3)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布《产业技术研究组合培养法》等法规及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大学与国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研发,由原来的大学向企业单向提供技术人才,转向三者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创新互动;4)加强支持基础与应用研究,增加经费投入,设立Deaduk科学城,发展国家科研机构;5)鼓励并支持企业发展R&D机构,加强本土企业研发能力。

  KCC发展特征

  从知识流动上看,20世纪50-80年代国外技术引进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知识源。知识流向在早期是由国外流向国内的单向流动;1970年代开始,大企业在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并与大学、科研院所等一起,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源,逐步发展成为国外流入国内、国内流向国外(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双重(向)流动,但仍以知识流入为主。

  从资本流动上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产业发展资金特别是用于技术购买、消化吸收的资金主要源自政府,如将美国的60亿美元经济援助作为产业技术引进的起动资金和维持费用,投资方向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在1980年代科技立国战略导向下,政府增加R&D投入,同时已具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大企业开始大量投入R&D,至1980年代中期,大企业成为韩国全社会R&D的主要投入者。而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投入,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一直是这一时期投资的主要方向。

  从人员流动上看,二战后的韩国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产业工人都比较匮乏,因此,50~60年代劳动力在“工业立国”导向下由农

  村流向工业领域,开始培养产业工人和科技人员;至1970~80年代在政策鼓励下,大量科技人员向快速发展的大企业集聚,同时部分科研人员进入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

  “扶弱”阶段: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政策背景与主要措施

  进入1990年代。韩国整体处在技术跟踪与创新的重叠时期,国内外发展形势大变,一方面随着以集团经济为特征的大企业快速崛起,在三星、现代、LG等带动下,企业R&D经费投入占GERD70%以上,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内产业失衡更加突出,大企业集团投机行为日益增多,产业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同时还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韩国集团经济模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需要一批配套及同业中小企业的创新竞争与合作,而现实却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羸弱无力,相应地服务业发展也落后。

  从政策上看,韩国政府采取在继续鼓励大企业创新发展基础上,关注中小企业,政策重心逐步倾向中小企业。主要措施有:1)明确创造性发展战略代替模仿性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政策宣言》(1991)提出“把自主研发、高新技术消化与学习置于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将研发模式由模仿变为创造;2)将发展重点锁定ICT产业,提高韩国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3)改进科技计划的制定方法,科技计划的制定改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集中投资和开发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4)1996年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SMBA),推动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5)发展风险投资,开设科斯达克(KOSDAQ)股票市场,一个上市门槛和交易费用较低的股票市场创业板,并规定在科斯达克上市的中小企业5年内享受免税待遇;6)政府采购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倾斜,如韩国法律规定,各部门可以按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优选采购本国产品等;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年度预算的采购计划中,必须含有购买本国中小企业产品的内容。

  KCC发展特征

  从知识流动上看,1990年代后国外技术虽是产业技术的重要知识源,大企业已经实现了技术自立,政府属科研机构(GRI)、大学与企业的研发成为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知识源,知识双重流动并存且国内流动日益强化。

  从资本流动上看,社会资本日益集中流向大企业,企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技术引进额大幅增加,由1980年1.07亿美元增长至1999年26.86亿美元,但占企业研发经费的比例却明显下降,这是因为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学习支出增长更快,成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主流;另一方面,小企业R&D经费投入快速增长,1995-2001年占全部企业研发经费的份额翻了一番,由11.4%增长至23.6%;同时GRI和大学的研发经费快速增长,到1990年代末大学研发占国拨经费的比例已接近10%。

  从人员流动上看,研发人员进一步集中流向大企业,而小企业创新创业快速发展,也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涌入,特别是从大企业中分流出一部分科技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激发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

  “造生态”阶段:发展国家创新系统

  政策背景与主要措施

  2000年至今,韩国进入创新快速跟踪与技术领先并存时期。韩国经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快速复苏,知识经济得到认可并快速发展。扶植风险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虽然在1990年就已经开始并在2000年后进一步加强,但无法在短期内扭转这一局势,“通过专攻新产业来追赶”的方式导致的“强大的大企业、弱小的小企业”两极化,成为韩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典型特征。实际上,韩国已是一个由大型先进制造企业、小型制造企业和服务性企业等私营经济组成,兼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特征的混合经济体。

  从政策上看,政府提出技术领先战略,工作重心转移到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主要措施有:1)调整政府的地位与作用,2000年前后政府直接干预被市场机制取代,在创新投入上已经居于其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全面主导”转向“政策引导”,开始成为公司治理、劳动关系、金融系统和政府部门改革的驱动力,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依然具有决定性作用;2)改善大企业与小企业两极化关系,2005-2015年相继实施了三个《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五年计划》,鼓励中小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援助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资助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等;3)加强公共研发,促进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合作;4)发展大田科技园区,将大德科学城拓展为大德研发特区;5)发展“创造经济”、“创意产业”,打造“良性循环的产业技术生态系统”。2009年实施《新增长动力产业规划及发展战略》,2014年出台《未来增长动力落实计划》,旨在发展“13个未来增长动力产业”(见表1),形成支撑韩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KCC发展特征

  从知识流动上看,大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成为创新发展的主要知识源;大学和GRI等在公共研发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源头支持。

  从资本流动上看,大企业主导国家创新投入,集团内垂直或与“母企/财阀集团下属企业/隶属企业”之间合作较多,内部孵化出大批科技创新型小企业,但集团间合作很难;大企业投向大学、GRI的R&D经费增加但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主要在企业内部开展R&D活动。政府R&D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但占比却逐步下降,稳定在20%左右。

  从人员流动上看,大企业国际化人才集聚,创新创业中小企业成为主要流动新方向,中小企业技术型研发人员总量明显上升。

  经验总结与政策启示

  自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进程开始,韩国从产业技术空白到技术引进,再到技术自立直至技术领先的转变,大体经历了扶优、扶弱、造生态三个阶段,创造了“汉江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其成功经验不只“以培育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在不同发展阶段促进韩国实现创新要素配置流动的不只是市场,更有政府的积极作为,更在于政府坚持这一基本国策,对政策作出的适时、准确调整和有效实施(见表2),利用政策调动科技经费、科研机构、大学等公共资源投入方向,引导社会知识、资本、人员流动,并为其提供服务支撑,进而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可以说,政府能够在不同阶段及时、准确调整政策,驱动知识、资本与人力流动,是韩国成功实现“三步走”赶超路径的关键。

  从人均GDP水平上看,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1990年的韩国相似,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关键时期。由于韩国国家创新系统是中等规模的,与我国的大省经济体量相当,其创新发展经验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的韩国创新政策措施,值得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参考与借鉴。

  第一,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提出并锁定未来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优先产业,引导知识、资本和人力要素投入,集中力量、实现突破。韩国在1950~60年代锁定重化工业、1980年代锁定高技术产业,至1990年代锁定ICT产业,这些选择,一是有产业发展基础,二是有产业赶超机会。特别是对我国各地方而言,在“十三五”发展规划特别是地方发展规划中,要找到并锁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产业,不贪全、不要多,发挥方自身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突破与发展。

  第二,培育产业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实验室企业、检测室企业、工作室企业等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以中小企业的颠覆性创新推动龙头企业的渐进性创新,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的集聚效应,在新兴产业发展中适当集中资源,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发展创新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基于科研实验室、检测检验室、创意工作室等的各类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鼓励大企业内部孵化创业企业,为大企业发展配套,提高产业创新活力。

  第三,发展全球化、专业化、产学研共建的科技创新园区,如与韩国中央政府、地方企业和大学三级合作共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借鉴韩国经验促进地方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引导作用,在科技创新园区内实施优惠政策先试先行;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基地、企业为会员,集资建立联合创新中心,中心由大学、院所和会员单位的研究实验室组成,共享实验设备与科研成果。配套金融改革试点,鼓励风险资本发展,孵化实验室企业等。第四,构建创新政策的系统及数据服务平台,适时进行政策评价与调整,维护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让企业更快地了解和运用创新优惠政策,并以服务数据建立政策大数据分析平台,为评价提供支撑。对社会经济发展、创新趋势、创新战略及创新政策等进行适时评价,研判发展趋势,找准突出问题,及时作出政策调整,建立并维护一个“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创新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