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创新生态中“科技”与“产业”之关系
作者:马雪梅 陈健 发表时间:2017年01月13日

 

  让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进入产业化阶段,是培育和带动经济新增长点和新产业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我国科技创新及高技术产业化现状分析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自1995年以来,我国对科技的投入持续增加,R&D经费支出从1995年的348.69亿元增长至2013年11846.6亿元,增长了近34倍;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从1995年的0.57%上升到2013年的2.08%。科技活动成果显著。专利申请数量从1995年到2014年间由6.95万件上升的236.1万件,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受理量达到92.8万件,同比增长12.5%,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技术产业化水平却远远落后于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快速增长水平,产业创新能力不足,“高技术难以成功产业化”问题突显。高技术产业面临大而不优、大而不强,附加值不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总体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许多重大的技术装备仍需引进等难题。以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为例,数据显示,历年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的落实项目资金金额显著高于产业化项目的净利润额(见图1)。国家产业化项目总体上呈现出投入大、回报小的特征,说明产业化计划项目投入成本过高但效率过低。这折射出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需要从科技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予以破解。

  我国已逐步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科技和工业体系。当前的高技术研发储备为产业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需要进一步在技术产业化上寻求更大突破,实现和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创新的全面繁荣。

  存在问题

  技术创新与市场脱节

  “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依旧存在。一方面,政府部门的科技投入更多地投向了重要关键的技术,忽视了对创新链的建设和创新生态的培育;另一方面,科研经费向核心关键技术倾斜,但这些技术没有市场,无法落地和应用到产业。

  当前的科技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技术,科技规划、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把技术和创新环境,产业发展联系起来,缺乏科技和产业高效结合。技术研发活动与市场脱节,对应用和市场关注不够。作为研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高校和科研院所通常为了评定职称和获得项目而申请专利及论文发表,很少关注技术应用和产业化的实际问题,不具备跟踪产业技术和市场前沿的能力,技术研发陷入为了高技术而高技术的困境,忽视了研究成果产业化。尽管我国已是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些技术创新不是针对解决企业的实体难题,无法让技术在走向市场时拥有更大的价值。单纯追求高精尖的技术创新,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投入极大但对产业化发展却收效甚微。

  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性较弱

  创新主体之间缺乏协同创新的机制,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和对接性不够完善。高技术项目的投入、研发和产业化过程涉及不同的参与主体,然而不同主体之间却存在信息不对称、相互分离、无法对接等问题,导致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在高技术应用和产业化过程中,注重前期立项和投资,却对高技术研发后期的产业化,缺乏足够的监管和监督机制;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的研发主体,在追求专利、论文等的评价导向下,通常只关心研发,而不关心产业化,导致研发与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形成差距;而以企业为主的产业化主体,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需求非常迫切。三主体之间缺乏相互协作的机制,难以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成熟度,从而影响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同时,三者之间也缺乏长久、稳定的合作机制,合作关系较为松散,围绕产业链进行的合作创新比较少。

  企业还没有成为创新主体

  一方面,科研经费更多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使其成为投资主体,忽略了对企业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高技术的研发仍然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和技术决策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完成,忽略了企业应该是研发主体和决策主体。科技人才方面,多数高层次人才首选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导致最需要人才的企业往往缺乏合适的人才。对于企业方讲,一方面,国家高技术项目多是向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倾斜,而这些企业受自身体制影响,效率低下,安于现状,缺乏活力和创新意识,不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也不会进行过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般需要的只是更好的适应性技术,缺乏创新的动力。此外,尽管不少中小型和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意愿强,但融资的难题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创新。

  忽略产业化需要的非技术因素

  在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对技术或项目的产业评价与支持,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过多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从技术自身的先进性来讲,当然技术越高、越先进越好。但作为产业,市场需要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

  我国科技部门对高技术产业化的评价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能够研发出突破性的技术就是产业化的成果,却不评价技术本身的适用性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忽视技术的适用性,忽视从市场需求来研究技术。同时,科技创新体系缺乏对高技术产业化需要的其他非技术因素的综合考虑。许多学者认为,实际上产业化的过程中非技术因素占到了70%,比如商业模式、市场需求、营销和团队等,这些都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却在产业化过程中被忽视。从政府规划、立项、决策到执行,都忽视了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时,对这些非技术因素进行配套的支持。因此,过度强调技术优势,忽略对产业化需要的非技术因素,导致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虽在加强,但是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却没有同等的加强。虽然产业技术得到了追赶,但是技术却不能进入产业化阶段,不能为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动力。

  构建“创新生态”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强调以创新生态作为政策工具。2003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美国的创新目标就是把美国打造成为富有创新力的“创新生态”,将创新生态纳入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日、德、新加坡等国家提出构建“创新生态”,旨在建立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科技全方位共同发展的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理念受到普遍重视和采纳。

  习近平主席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到,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也是鼓励创新生态在产业界的实践。

  基于创新生态视角思考高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的发展,意味着产业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关注单项技术的创新,还需要考虑参与技术创新的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协同创新,也意味着技术的顺利产业化,依赖于更加开放、多元、共生的生态环境。参与高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抛弃只重视技术创新的思路,将技术创新的方向同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方向相一致。从创新生态的角度出发,才能得到关于产业化更清晰的理解并找到解决方法。宏观层面,围绕高技术产业化构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是对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再升级,从制度层次规范相关创新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政策建议

  优化政府职能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政府要为高技术产业化搭建一个更加开放、促进合作的市场环境,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引导和激发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化效率。

  搭建公开透明的信息和服务平台,帮助高校和科研院所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使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发,实现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之间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重点解决战略性、前沿性研究及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产业化问题,帮助和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嵌入高技术产业生态中,为产业化提供动力。支持、培育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把符合用户需求的技术推向市场。此外,在推进创新评价机制改革、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政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充分考虑产业化需要的非技术因素,在商业模式、市场营销等方面,为高技术产业化提供决策支持。

  从全产业链布局

  鼓励大企业成为创新生态的建设者,根据产业创新需要和市场需求,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和组织实施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研发项目的研发和攻关,逐步形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研发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从全产业链布局,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进行深度广泛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联盟,强化产业化导向的应用研究机制。突出强调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对配套技术的科技攻关,提升技术的整体创新能力。

  建立健全技术平台,实现全产业链乃至整个创新系统的资源共享,鼓励跨产业链的资源流动。充分发挥科技基础设施、研究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的优势,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速发展技术市场,完善技术交易、中介评估等产权市场,研究制定技术转移服务标准,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机构,以信息化网络连接各区域技术转移平台,保证全产业链的信息实时共享,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国技术转移。鼓励企业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科研,鼓励科研人员进入企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实现企业和科研院所人员的双向流动。

  鼓励科技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进一步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研设施进行合理开放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开放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研设备,能够与社会共享,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企业的创新做出贡献。

  建立面向全球的创新协作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的合作网络中,整合和利用全球创新要素。一方面,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不断增强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搞好创新产品出口和境外创新投资,积极打造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鼓励引进外国高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和人才等,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鼓励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外国科研机构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鼓励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引进带动人才引进,最终将原创、前端技术和技术研发团队留在本地。构建跨区域、跨国界的研发产业链,鼓励共同研发,共同探索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和创新工程。鼓励我国学术机构和企业参与国际重大科学工程和研究计划,主动加强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也鼓励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我国技术创新。建立国内和国际相互融入机制,实现创新要素的融合和集聚,为高技术产业化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

  [基金项目]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

  (批准号DXB-ZKQN-2016-026)

  作者单位:马雪梅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陈 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