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劳特伯医学成像中心分子影像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刘斌教授合作,构建了近红外二区(1000-1700nm)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通过纳米共沉淀技术制备了RGD多肽靶向的AIE探针,实现了脑胶质瘤的近红外二区荧光/近红外一区光声双模态分子成像。研究成果“明亮的聚焦诱导发光点用于原位脑肿瘤的近红外二区荧光/近红外一区光声协同靶向分子成像”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
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nm)荧光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与传统的可见光(400-700nm)和近红外一区(NIR-I,700-1000nm)荧光成像相比,光子在NIR-II表现出更高的穿透能力、更低的组织吸收和散射。利用NIR-II荧光成像技术可实现高灵敏(皮摩尔~纳摩尔)、高分辨(~微米级)、超快速(~毫秒级)的成像。在科技部973项目“脑胶质瘤精准诊疗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的资助下,郑海荣、盛宗海和刘斌等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NIR-II荧光探针量子产率低(<1%),聚集诱导荧光淬灭的瓶颈问题,设计制备了高量子产率的(6.2%)NIR-II聚集诱导发光(AIE)探针,在小鼠原位脑胶质瘤模型上,实现了高分辨(38微米)、高信背比(S/N=4.4)的NIR-II荧光和穿颅骨的NIR-I光声协同靶向双模态分子成像,为成像引导脑胶质瘤精准手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技术。
该项目得到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磁共振成像与多模系统重点实验室等基金支持。
论文DOI:10.1002/adma.201800766
![]() |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