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2014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作者:战略性新兴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 发表时间:2014年07月22日

 

  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融合创新步伐加快,受国家政策的利好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保持较快发展,产业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空间集聚效应不断凸现,园区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同时也要认真对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地方增长目标偏高可能引发投资膨胀和新兴产业低端化;各地产业“抢位”现象突出,产能过剩风险进一步加大;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配套不足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愈加明显等。赛迪智库提出,2014年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本土市场培育,以内需带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优化产业生态环境,以制度建设保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3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保持了相对较快的产业增速。展望2014年,全球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而中国的转方式调结构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最佳契机,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要认真对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对2014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新兴产业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的技术和应用模式。基于半导体技术的个人化基因测序仪引发基因测序技术革命;互联网的IPv6技术与建筑物的传感器联网实现建筑节能管理;卫星导航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等产业融合,构建出一个新的时空服务体系;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等技术的交叉融合使“云制造”成为可能并创新了“制造即服务”的商业模式……各个产业领域的边界区域模糊,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突破,多领域融合的集群发展态势将日趋明显。

  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多领域应用将不断扩大新兴产业的市场空间。光纤传感器在石油和天然气、航天航空、生物医学中将被大量应用,具有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石墨烯材料有望在动力电池、LED散热板、涂料等方面取得突破,各国正在积极推动商业化进程;3D打印技术将延伸至生物医疗、新能源、节能环保、汽车以及教育等多个领域,据国际快速制造行业权威报告预期,到2016年,3D打印产业将达到31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52亿美元……应用市场的不断拓展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兴产业呈快速增长态势

  国家将落实并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序推进《“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规划,进一步落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2014年,有望出台金融支持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金融政策措施,协调金融系统内外关系,并建立金融和科技的对接平台,为新兴产业项目和专利技术提供评估、定价、交易等服务。

  一批示范工程的相继启动将保持新兴产业较快的发展速度。除了已经启动的应用示范工程,如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智慧城市建设等,2014年将启动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工作,系统推进区域物联网发展及应用。依托本土市场的示范应用和推广,不仅将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也将加速一批新产品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一条以内需为引领、以创新为依托的快速发展道路。

  园区成为空间集聚效应的核心载体

  各地具有一定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进一步集聚和提升。山东打造了海洋工程、工程机械、电工电气等一批高端装备行业;甘肃的风能、光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建设步入快车道;广州形成了以广州无线电、晶科电子等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深圳形成了基因、医疗器械、生物技术药物等生物前沿产业集群……中央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布局并规范其发展的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地方的优势新兴产业初具规模,预计2014年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园区将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据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广州首批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完成投资640亿元,形成了超6000亿元的产业规模,其中花都纯电动汽车等4个基地的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青岛则加快“千万平米”产业园区建设,国际创新园、青岛信息谷园区初具规模,重点园区相继开工,新引进企业拉动软件业务收入增长30亿元。随着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配套工程逐渐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将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入园,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骨干力量。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地方增长目标偏高,可能引发投资膨胀和新兴产业低端化

  按照国家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若我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保持7%的增速,则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5.8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约为4.5万亿元。而整理各地已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各省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规模将超过9.5万亿元,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的2倍以上。地方制定过高的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一方面反映了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情,但另一方面也容易给新兴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一是过高的目标容易造成投资冲动。一些地方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特征认识不足,为了实现高增长目标,仍然采取见效最快的扩大投资的方法,基本上延续了“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的老套路。投资膨胀不仅不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且低效率的投资会给新兴产业发展埋下隐患。

  二是为实现目标可能导致新兴产业低端化。部分省份急于扩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份额,将一些周边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统计范畴,着眼点过多地集中于相关高端产业的原材料制造、组装加工等低端环节,容易造成新兴产业低端化。如在生物医药方面,医药行业以原料药、仿制药为主,生物医药产品以传统的疫苗、血液制品为主,缺乏高端品种。

  产业“抢位”现象突出,产能过剩风险进一步加大

  由于各地的新兴产业基础差距较小,希冀通过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纷纷“积极抢位、争先发展”。有13个省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优先发展领域,18个省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其中,光伏、风电等技术相对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已经暴露出产能过剩的矛盾,如光伏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不到60%,风机的产能利用率不到70%。从全局来看,存在出现新的布局雷同、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

  一是过度竞争会加剧产能过剩。地区间的竞相发展,将导致对优质项目的过度竞争,提升了企业的议价能力,使地方政府处于被动局面。一些地方以土地指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为手段,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地,表面上迅速扩大了投资规模,但实际上压缩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并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

  二是产能过剩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以新能源领域为例,在外部市场萎缩及国外政府“双反”的打击下,我国过半光伏企业倒闭,产业迅速萎缩;风电产业因受到产能过剩、并网、弃风、电价补贴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相关企业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配套不足制约新兴产业发展

  在科技协同突破和技术群体化进展的背景下,单一技术或产业环节突破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必须更加注重集成创新与协同推进,提升新兴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目前看来,产业链及配套体系不健全可能会成为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基础产业薄弱成为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基础产业整体水平偏低,大量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装备需要从国外进口,不仅增加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也造成新兴产业对组装加工生产模式的路径依赖,削弱了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

  其次,新兴产业配套体系滞后难以发挥支撑作用。尽管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已取得一定优势,如风电电机、高性能计算等,但由于相关技术和产品缺乏标准、中试和检测平台建设落后于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跟不上、商业应用模式不成熟、财税、金融政策不到位、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将会在某些产业环节或发展阶段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掣肘。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着力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努力突破制约优化升级的核心技术,实施一批先导性应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水平。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引导创新资源集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系,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

  一是加大对新兴产业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财政投入增长机制,重点支持财政资金流向基础研发;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效应,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将研发资金向基础研究倾斜;加快制定金融支持战略新新兴产业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立金融和科技的对接平台,为新兴产业项目和专利技术提供评估、融资等金融服务。

  二是加快技术从单点突破向群体推进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出集群突破和加速扩散的趋势,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推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鼓励多学科领域交叉式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整合和完善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协同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加速集群发展。

  加快本土市场培育,以内需带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我国本土市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存在大量的市场潜在需求者,具备培育和发展颠覆性创新的土壤条件,本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

  一是树立培育领先市场的战略意识。领先市场是国家建立并控制全球价值链的关键所在,只有具备产品终端需求市场的控制力,才能获得生产过程中研发投入活动的补偿与收益。建议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产业政策在市场培育中的引导作用。

  二是积极扩大新兴产业的内需市场。鼓励政府采购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倾斜,强化示范效应;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将新兴产业消费品纳入扩大内需的主要内容,促进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消费领域的发展。

  三是依托内需市场提升新兴产业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应用范围,不仅有助于化解部分新兴行业的产能过剩,而且可以促进新兴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转移以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优化产业生态环境,以制度建设保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制度建设,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升级。

  一是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警机制。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强信息引导,要有对策和措施。

  二是完善战略新兴产业统计机制。加强多部门协调,加快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统一的统计口径,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发布统计分析报告。

  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法律法规上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保护企业、个人的创新成果和经济利益,引导社会形成尊重他人知识成果、尊重他人创造力的氛围。

  四是推进各领域标准、规范制定。加快制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技术、产品的标准和规范,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规范制定,限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上市。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