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构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生态圈
——专访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秘书长周军
作者:黄晓艳 发表时间:2017年01月12日

  “智能家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市场依然是一个新兴产业,处于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随着智能家居市场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但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还有许多痛点的地方。”在参加“可穿戴技术与设计国际研讨会”期间,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秘书长周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万物互联前提是用户需求

  本刊记者:国家对物联网的政策支持以及基础硬件的升级换代,特别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像谷歌、苹果、小米这些巨头都已经进入智能家居。请您先谈谈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和产业态势?智能家居将会对家居传统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周军:中国智能家居行业虽仍处在探索期,但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市场发展空间被看好,吸引了各大企业纷至而来。像谷歌、苹果、小米这些巨头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并不是完全要做颠覆、革新行业的事情,而是在他们的主业发展之外,再培养另一个生态圈。比如,像苹果6S预留的前期连接,现在全球有23家用户,中国只有海尔一家和它有对接。苹果6S预留出的前期连接,可以让手机的功能变得更强大,并从另外的生态来做,以应对市场上同质化的严重竞争。

  目前,智能家居产业态势可以说不温不火,企业不知道什么样的智能家居设备符合期待,消费者也不知道需要哪些智能产品,所有的智能产品并没有抓住用户刚需和痛点问题,只是不断地在试错。当然,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相比原来好很多。首先,用户的认知度得到了提高。其次,按照国家发展规划,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技术带动了一波企业,资本带动了一波企业,用户在成长,需求在提升。80后和90后用户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军,其对智能化家居产品的消费需求大大高于60后、70后。新科技的接受度和受众人群发生变化,行业也就发生了变化,产业链变得更加清晰。

  前几年我们很难找到做智能家居的,现在生态圈慢慢建立起来,无论是芯片、硬件、项目、成品、软件、大数据、云平台都推出来了,智能家居产品发展经历了从单品到系统整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互联网企业强势进入,强势试错,为智能家居做好了准备。远程监控的价值在于移动互联时代的带来,更与智能手机和带宽流量相关。十年前,许多的设备商做移动远程、做监控并不成功,主要是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现在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智能家居行业需要把各方面的条件准备工作做好。就像修公路,只有先把路修好,司机培养好,再造车,完善服务区和收费站,这样完整的产业链才有价值。智能家居这个系统工程中,包含了各个方面的知识和使用场景,有照明灯光控制、有家电产品控制、有环境安防等,这些设备之间必须可以互联互通,同时能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我认为,智能家居对家居传统企业将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中国整体的制造业需要转型升级,腾笼换鸟。传统企业的升级换代主要是通过产品的升级,高端化、智能化将引领家电消费潮流,满足用户的需求,智能化会带来很多行业的升级换代。尤其是白色家电企业,从前期的红海竞争转变成提升产品的应用功能。海尔做平台,美的去中心,格力强调功能和控制。一般来说,传统家电更多是满足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需求,而智能家电所应对的消费需求要更加多元,像娱乐和社交,再比如连接手机、平板等设备的需求。

  本刊记者: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到今天,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和发展瓶颈?未来几年的驱动力和挑战是什么?

  周军:智能家居归根结底依靠的是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到今天,还存在着用户认知度不深,相关产品整体价位偏高,产业链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等问题。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不同技术平台的互通互联,以及如何提升消费体验,找到智能和消费需求的结合点。

  智能家居是一个多行业交叉覆盖的系统工程,各设备厂商按照不同的接口标准与协议生产设备。由于市场现状是多头进军智能家居,目前市场上,几乎每家智能家居企业都在做自己产品设备的一款标准,智能家居的标准兼容性差,不同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困难。因此,建立共同遵循的标准与协议是发展智能家居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市场前期竞争必然经过的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无论标准怎样,智能家居行业将由单一产业链的整合转变为各个生态圈间的融合发展,在互联互通浪潮下,智能家居面临与跨界企业充分延伸合作的机遇。

  智能家居应该以人为载体,这是一个核心。未来几年的驱动力首先在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网络游戏以及电子商务培养起来的一代年轻用户,他们将成为行业强势驱动力。消费者需要的消费升级可能会带来许多企业的产品升级和公司的革命性变化,这也是很大的驱动力。

  本刊记者:目前整个智能家居产业有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标准?

  周军:目前智能家居产业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标准。标准化推进工程,是我们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成立后,一直在做的主要工作。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实效应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家居包含的产品非常多,有安防、有灯光控制、有家电、有互联网,甚至还有涉及到普通装修、施工规范,涉及到科技部、工信部、住建部等政府部门,标准的制定由谁牵头来做本身就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标准的制定和有效执行非常必要,我觉得,国家可以针对智能家居用户的使用安全和保护隐私来做标准,其它方面可以通过联合企业和社会团体制定出切实可行、贴近市场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施工标准。

  本刊记者:智能家居产业真正的连接是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需求互联,而不是简单的技术互联和场景互联。你认为,用户真正关注的需求在哪里?

  周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刚需就是真正有购买力的需求。

  智能家居产业真正的连接是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需求互联,这和场景、细分市场、去中心化道理一样。早些年人们对家装、家居的要求并不像今天这样都要精装、智能,万物互联的前提是用户需求。

  人在生产或者工作,流程化管理的地方需要智能手段。比如我进入会议室,需要投影机,打开投影机,落下投影幕,关上窗帘,打开灯光,这是一个联动的场景,需要智能化的手段就比较方便。而现阶段,太多的APP把遥控器搬到手机上,通过手机操控电视价值不大,通过手机查询视频推送还有一定的价值,但不是刚性需求。我们不要把智能家居想成一定理想化的状态。从家居的水泥地到磁面砖,到地板,再到智能地暖材料,人们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

  智能家居一定是细分场景的时代,如果要说用户真正关注的需求还是围绕着衣食住行,智能家居更多还是在居住、居家方面,更需要关注用户场景。

  智能家居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在节能照明领域有需求,有一些在安防监控上面有需求,还有一些领域对于各种电器控制,电动电机控制等有需求。目前的智能家居行业不缺少功能、性能都很好的智能设备,但好的智能产品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如何很好去落地应用,这是整个产业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厂家来讲,我们需要做的是,真正在这一些不同的领域切合用户的需求,将智能设备灵活应用起来,为用户设计各种可以解决用户痛点的应用场景和情节,让智能设备可以在一个个专门应用领域落地,让普通大众从这样一个个细分应用中逐步体会到智能设备的好处。

  联盟一直在努力

  本刊记者:请分享联盟在推动智能家居企业、平台和生态圈,共同推进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周军: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始终坚持“携手共赢,实效发展”的联盟宗旨,四年多来,在会员合作、标准制定、技术融合、人才培养、渠道拓展、企业咨询等方面展开了工作。

  扎实合作,拥抱“智能家居场景时代”。联盟加大力度与品牌地产公司、装饰公司、星级酒店展开合作,形成标志性案例;整合企业会员的优质资源,以“场景化需求”为突破点,以行之有效的方案为着力点,将互联网平台、家电企业、控制设备商、系统集成商有效整合;联合互联网企业、云平台解决方案商、智能设备商一起建立智慧酒店的联盟标准,希望能形成“营销口导入流量,设备端完成体验,云端大数据分析”的整体链条。与国内品牌装饰公司展开合作,以“区域场景”为中心,有效保证设备的互联互通,形成客厅、卧室、厨卫等多个智能化装饰方案,并与装饰公司一起制定“智能化装饰施工规范”。

  实效建立联盟小组工作机制。联盟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各项工作,2015年建立了VillaKit技术工作组、P2C技术工作组、汉语言语音及场景控制技术组、智能家居高校人才培养小组等。聚焦某个研究方向和领域,以核心企业为龙头,聚集共性需求,秘书处做好协调工作,有效推进小组项目落地。2016年联盟实效建立联盟小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内容和目标,做好时间节点的分配,强化组长单位的权力和义务,建立智能家居安全标准工作组、智能家居传感器工作组等。希望通过全体成员的努力,打通行业壁垒,以有效的商业对接为核心,踏实按步骤的开展各项工作。组织小组成员企业,联合有关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及高校等,研究和建立智能家居标准体系,针对智能家居产业共性技术进行研究,制定联盟内部的技术、设计、施工、服务等相关标准及规范。分步骤开展智能家居产业相关行业规范、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的研究与策划,组织建立互联互通的研发机制和配套测试评价体系,以联盟形式推动国内标准体系的建设及有效应用,为政府产业决策和行业市场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专注服务连接,做好线下落地。2015年配合国网商城,在联盟内部进行了线下体验店遴选工作。2016年,联盟与国网商城一期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长沙、宁波、西安、深圳、天津、重庆、成都、济南等十三个城市开设智能家居线下体验店。目前联盟会员基本都是全国各地一线集成服务商,拥有良好的设计、安装、施工、服务能力,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还包括中东、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联盟将继续深耕一线服务市场,与广大联盟企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圈一起“打通最后一公里”,将系统化解决方案与场景化营销,贴身式服务结合在一起。

  建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智能家居创客中心。2015年联盟配合海尔U+、乐视举办了全国创客大赛。2016年联盟联合各地创客平台,围绕智能家居为核心,建立一线城市的创客中心。通过“创客中心”将分散在本地拥有创意、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优势的大中小企业和创客资源汇聚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在物理空间聚集智能家居的上下游企业。在运营模式方面,“智能家居创客中心”将建立以创客为主体,政府、产业集聚区、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多方参与产业协同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持续推进联盟的培训。2015年,秘书处共举办了四期“CSHIA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师”培训,分别为南京东南大学班、广州中山大学班、上海东华大学班、北京大学班,共培训学员202名。联合ZigBee联盟中国成员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举办两期“ZigBee智能家居技术专项培训班”,共培养ZigBee技术工程师83名。2016年,联盟持续推进培训工作,在杭州、广州、上海、西安/重庆举办四期“CSHIA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师”培训。并在去年ZigBee技术专项培训的基础上增加Wi-Fi、蓝牙等无线技术,梳理综合成“智能家居无线通讯技术培训”。针对全国各地集成商学员展开“中小企业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专项培训。扶持各地企业会员快速提升公司价值,扎根本地服务市场。

  持续加强联盟内外部沟通机制。为保证联盟内企业有效沟通,整合资源,秘书处建立了集体走访制度,加大内部企业的交流频率和范围。以每季度一次大范围走访,每两月一次主题沟通为基本内容,保证联盟内部企业彼此了解,互通有无。加大与国际、国内相关组织的合作,共同就智能家居行业热点,技术趋势,产品整合等方面实效对接。在内部成员的沟通上,除了已经建立起来的杂志、网站、微博、微信、联盟周报、手机报等平台,我们筹划建立联盟内部的资料共享平台和服务热线,保证联盟会员能及时获得行业资讯,了解技术趋势,查询下载智能家居各类产品文档资料。

  2015年联盟培训部召集各地优秀集成商成立“CSHIA智能家居工程师俱乐部”(简称CSHIA俱乐部),2016年通过各种主题论坛、沙龙、培训、游学等活动,促进集成商之间的交流分享,搭建厂家与集成商之间的交流平台。

  智能家居的基因需要互通互联。联盟成立之初由7家强大的企业发起,首批有32家会员企业,扩张速度很快。截至到目前,联盟成员达到七百余家,已经成为国内参与成员最多的智能家居行业组织。联盟理事长、理事单位的产品类别涵盖了智能家居八大子系统,行业跨度包括地产、装饰、酒店、互联网企业、上游芯片、控制器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设备商、渠道经销商、集成商、安装服务商等。

  作为第三方平台,我们能更加公平、公正地联通多方和会员,更好地促进智能家居产业的整合。可以说,每家会员企业都能在联盟里获得自己想要获到的东西。我们帮助解决会员企业销售问题的这种方式就得到主管领导的认可。

  本刊记者: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CSHIA)的VillaKit产品解决方案能解决什么问题?面向服务的用户有哪些?

  周军:2015年,我们推出了面向住宅智能化市场,以互联互通为核心的VillaKit平台计划,完成了12家主流厂商、50多种设备的对接。

  VillaKit平台兼容联盟企业各类智能家居产品、形成标准化集成与调试方案,实现统一的家庭本地控制平台、语音控制和习惯学习。由联盟内设备商向联盟开放私有协议,中控设备商开发出设备管理软件,软件商需按照联盟标准做出中间件,并由第三方软件商做出应用软件。最终,通过联盟内部集成商完成整品系列的安装。针对VillaKit与网关的对接,技术组嵌入了语音技术,推进过程中不断降低开发门槛。最终实现以子系统为单位,以中间件形式进行集成,设备商不用改动现有产品,也无需研发费用,通过软集成创造增值服务利润,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

  2016年,联盟联合小组成员单位,制定出细分领域的方案配置,并由联盟技术组统一协调测试,确定技术标准和安装规范。联盟培训组将专项针对VillaKit平台展开培训,以大幅减少经销商的集成难度。陆续开放VillaKit平台的协议代码和控制指令,最大限度接入各类生态圈。建立开发者社区,希望建立国内智能家居技术资料最全的服务平台。VillaKit平台将积极与各类机器人厂家展开合作,计划在语音交互、家庭事务管理等方面展开有效对接。我们希望将联盟互联互通的协议植入进各类服务型机器人,在地产、酒店等商业领域率先展开应用,去探索建立“家庭云服务标准”。

  本刊记者:面对智能家居潜在数万亿的消费市场,请预测一下,智能家居的风口究竟何时到来?智能家居将如何改变人们家居生活习惯和模式?

  周军:智能家居产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涉及到技术、平台、服务、硬件、控制系统、行业标准等综合因素,不可能仅靠一两款产品就能爆发。预测智能家居的风口何时到来这个很难。但我非常看重“to B”的市场,地产市场、酒店市场。互联的价值会在B端市场率先体现,3年之内可能会在B端市场形成,智能家居只有在地产市场、酒店市场爆发才会到C端爆发,做B端服务一定是个大的场景。

  智能家居必然是这样一个形态,以智能网关为用户使用场景的入口,集成多种无线协议的整合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产品来实现,并且各种协议的产品之间可以在一个系统内部完全实现互联互通。整体卫浴,酒店场景和全部餐厅可做引导,让用户各取所需。住在酒店的用户可以通过扫码,就能上微店和淘宝购买到所住酒店的智能产品。未来酒店主要是做用户体验中心,这是未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趋势。

  用户细分化场景主要包括取悦用户和特定场景需求。根据用户需要的场景,不可能是千篇一律,差异化非常明显,未来还得与装饰、装修等相结合。

  大多数人以为的只在硬件上加上一个WiFi、传感器和APP,这不是我们期待的“智能化”未来。智能家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进步,人们对高效、便捷的生活追求没有止步,无论是传统家居的智能化延伸,还是智能家居的颠覆式创新,这个市场的巨大价值还没有被真正激发。我们要做、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