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统筹兼顾 兴利除弊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作者:高科技与产业化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06日
 

第四届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高端论坛的南沙分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原司长高俊才作报告指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既重要又复杂,要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创新方法好比开花,实际效益好比结果,既要多开花,又要多结果、结好果”。


全球水资源压力严重 中国近年用水量略有下降

据《人民日报》926日报道,世界资源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前全球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压力,约40亿人即全球一半人口每年至少有一个月处于高度缺水状态。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2022年全世界有6.91~7.83亿人面临饥饿,中位数高达7.35亿。较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全球增加了1.22亿饥饿人口。


高俊才指出,全世界约有24亿人生活在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我们面临水资源压力,应该开源节流并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我国水利部数据显示,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2012年的7000亿立方米提高到2022年的8998.4亿立方米,10年间工程供水能力提高2000亿立方米,用水量在小幅波动中略有下降。


未来中国的供水能力是多少?供水量是多少?高俊才表示,目前这两个问题在学术界争议很大,“我预计2030年的供水能力将到1万亿立方米左右,用水量估计是6500亿立方米左右,比现在还要略升


高俊才认为,用水量变化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其中包含9个甚至更多的因素。自变量的行为主题可分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大方面,政府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审核项目、安排资金的时候,既要考虑发展需求、用水需求,又要考虑生态 环境。


据介绍,广州市南沙区正在建设从珠江西江引水的工程,预计明年开始投入使用,未来将供应200万人的用水。西江水质常年处于国家饮用水类水源水平,个别指标达到类,是理想的取水水源。高俊才指出,全国很多地方可以学习这一项目经验。为什么近10年来我国的用水量有小幅下降,源自四大因素的影响。


第一是节水因素。落实“节水优先”的方针,不断增强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出台促进节水的政策,在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单位GDP用水量不断下降,工业和农业用水量都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二是配套工程和机制因素。近年来建设的一些引调水工程,配套系统工程不完善,比如甘肃引洮、延安引黄等,达产率只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达产率低而不稳;一些建成数十年的灌区,一直没有完成配套工程,没有达到设计灌溉面积,有的灌溉面积还在下降。


高俊才说:“我去调查了一些工程,虽然建成了骨干工程,但是配套工程不到位,达产率很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达产率最高的山东只有52%,西线工程沿线的达产率为20%~25%


他指出,目前“最先一公里”已经建成,当中间“N公里有问题就是肠梗阻今后我们建工程,不仅要把一头一尾建好,还要把中间完善好,解决工程和机制肠梗阻的问题。


第三是水价因素。比如南水北调东线引黄地区引江水价是黄河水价的十几倍,农业用不起,要通过水价改革,解决成本水价与可承受水价的差价矛盾。农业用水要充分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在合理确定水价的同时,适当给予财政补贴;工业和生活用水要做到准许成本加合理利润。


第四是安全因素,包括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如河北省为了减少地下水超采而实行季节性退耕,政府给不抽取地下水的农民予以补贴。高俊才认为,由这一因素减少的用水需要分析,可以研究用南水北调的水置换地下水,提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效率,同时提高粮食产量。


生活生产和生态并不是没有更大的需求空间,而是均有逐步增长的更大用水需求,尤其是为了保障长期的国家粮食安全,还需要提高非充分灌溉农田的灌溉保证率,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需增加数百亿立方米的水。同时,提高城镇化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也需要增加供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五点建议

2023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高俊才指出,这是十多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专门针对水利的又一个顶层设计文件,《纲要》对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思路和措施,是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治水实践,比如都江堰、大运河等已运行两千多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660多亿立方米(其中中线超90%),受益人口达1.76亿人。


高俊才表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今后要统筹考虑全局和局部规划,实施好水网的纲目节。对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他建议先节水、后调水,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先通后畅、先分析问题、后优化方案,先深入调研,后科学决策。“目前南水北调西线,我认为调查研究还不太够,还没有到决策的时候。”


近年来世界上极端性天气造成的水灾火灾频发,世界气象组织认为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如2021年郑州和2023年京津冀特大洪水,其降雨 量均超过历史记录。


对于京津冀灾后恢复重建,高俊才的建议一是防洪除涝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二是非泄洪水与洪水资源化结合;三是蓄洪区建设“迁出来、围起来、抬起来”与临时转移相结合;四是近期恢复与远期提高标准结合;五是提高标准的需要与资金、技术等多种可能相结合。


“十四五”国家水安全规划提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由83%提高到88%(到2022年已达到87%),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从2020 年的50%提高到56%。高俊才指出,今后要更多地推广城乡一体化供水,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同网、同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要进一步重视改善农村供水条件,更多更好地实现城乡供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节水要多措并举,农业用水要加强高效节水灌溉,西北、华北缺水地区大田作物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潜力很大。



湖北十堰丹江口大坝


统筹开源节流、工程技术与体制机制

高俊才表示,要坚持“节水优先”的原则,开源节流并举、以节水为主。要处理好节水与调水的关系,“节水是根本,调水是补充”,重大引调水工程要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


他指出,开源工程要充分重视水库的加高扩容。比如丹江口枢纽工程于1958年开工,1967年大坝下闸落水,1973年底枢纽工程全面建 成。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2005926日,丹江口大坝加高开工。坝高由原来162米升至176.6米,提高了14.6米。水库 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提高了13米,相应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总库容为339亿立方米,水面面积为1022.75平方千米,汉江中下游防洪能力由二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甘肃鸳鸯池大坝于19436月动工兴建,是我国第一座用严格的土力学理论进行设计的土石坝。前后三次共加高7.54米,库容从1200万立方米增加大1.1亿立方米,共增加了8倍多。


浙江省杭州里畈水库为混凝土重力坝,建于1966年,坝高50米,总库容855万立方米。1993年动工扩建,加高后坝高72米,总库容2098万立方米。里畈水库经两次加高后,坝高由50米增至107米,增加1倍多;总库容由855万立方米增至5981万立方米,增加6倍。


河南省宿鸭湖水库是一座大型平原水库,总库容16亿立方米,于1958年建成。20世纪80年代实施了除险加固措施,大坝加高1.2米,防浪墙高1.4 米,坝质加宽为8米,坝长增至37千米。近年来实施的清淤扩容工程,总投资31.6亿元,是国家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试点项目,河南省四水同治十大重点水利工程之一。


国外的案例如巴基斯坦曼格拉水库的加高扩容。该大坝建成于1967年,坝高116米,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坝,具有灌涨、发电及防洪等多重功能。几十年来,由于库区泥沙淤积,水库的总库容减少了大约20%,发电量也受到影响。2004年长江三峡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承包了曼格拉大坝加高项目主体工程,造价约2.4亿美元,将大坝加高了近10米。工程于2011年竣工,大坝加高后可以增加库容35.6亿立方米,增加了原来60%的灌溉量,也具有防洪的能力。


高俊才强调,要总结已建工程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落实好“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要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机制主要包括水价形成机制、投融资机制运行管理机制、水权机制,水价机制是‘牛鼻子’它机制改革的重要基础。改革水价机制,既重要,又艰巨,需要按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积极稳步推进。”


他总结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既重要又复杂,要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统筹持辩证思维权衡利弊,不断创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本文未经报告人审核)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