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中科院新能源汽车专利
作者: 发表时间:2014年08月21日

  在正式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已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的主要任务则是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和各项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指日可待。不容回避的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若干无法绕行的核心技术专利。电池技术、动力总成系统、电控系统已是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的热点和难点。

  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均衡设备

  CN101764421A

  该发明专利是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均衡设备,包括逆变分压电池组均衡系统和电容切换单体均衡系统;逆变分压电池组均衡系统中,串接的两个大电容和串接的第一、第二开关管MOSFET并联后,跨接在多个电池组串接组成的电池包的正负极两端,变压器原边的同名端接串接大电容的中点,变压器异名端接第一开关管MOSFET的源极。变压器采用多副边结构,变压器副边的中心抽头接电池组的负极。电容切换单体均衡系统中,4个开关管MOSFET两两串联,每个串联支路分别接在每一电池组中相邻两节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滤波电容跨接在串联开关管MOSFET的中点。所述的逆变分压电池组均衡系统对串接的多个电池组之间进行均衡,所述的电容切换单体均衡系统对每个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进行均衡。

  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立业、王丽芳、佘沛亮

  纯电动汽车运动控制方法

  CN102431466A

  该专利是一种纯电动汽车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驱动控制、制动控制和工作模式控制三部分。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是以加速踏板开度信号和电机转速信号为输入,得到电机的目标驱动转矩,再根据CAN总线反馈的电池荷电状态、电池电流、总线电压对电机的目标驱动转矩进行修正。所述的制动控制方法是根据制动踏板信号和电机转速信号,得到电机的目标制动转矩,再根据CAN总线反馈的电池荷电状态、电池电流信号、电池电压信号对电机的目标制动转矩进行修正。所述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是根据整车控制器采集得到的挡位信号,结合当前电机的驱动状态确定,并由整车控制器将电机目标转矩和电机目标工作模式发送至CAN总线,控制汽车运动。

  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联系人:曹桂军、王丽芳、廖承林、张志刚

  电动汽车的滑移率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2114782A

  该专利是一种滑移率检测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来检测电动汽车的滑移率的检测系统,通过测量驱动电机的电机电压、电机电流以及电机转速来测量电动汽车的滑移率,所述检测系统包括与驱动电机相连的电机转速检测单元、电机电压检测单元和电机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机转速检测单元、电机电压检测单元和电机电流检测单元分别通过电机转速信号处理单元、电压信号处理单元和电流信号处理单元与滑移率计算单元相连接,所述滑移率计算单元内设置有滑移率计算式,所述滑移率计算式根据所述驱动电机的类型来确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滑移率的检测方法需要安装传感器而导致计算延迟、计算方法复杂、实时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尤其使用于电动汽车的滑移率的检测。

  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联系人:徐国卿、徐坤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

  CN202167911U

  该专利是一种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包括外转子、定子、转轴、永磁体和绕组。外转子为圆柱形中空腔体,定子内置于外转子内,转轴穿过定子后两端与外转子连接。外转子的内侧壁表面沿圆周均匀安放有若干永磁体,定子靠近永磁体的位置设置有调磁齿,定子远离永磁体靠近转轴的位置缠绕有绕组,外转子的中心线与所述转轴的中心线重合。该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可直接用于不同的需要低速直接驱动电动汽车或其他低速驱动的场合,提高整个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同时该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结构紧凑,体积小,有利于提高电动汽车零部件的集成度。

  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联系人:徐国卿、蹇林旎、吴应军

  电动汽车路面自适应转矩控制系统

  CN101920704A

  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路面自适应转矩控制系统,包括路面参数识别模块,根据通过若干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运行参数来计算并输出当前最大摩擦系数信息,当前滑移率信息和当前最佳滑移率信息;最大驱动转矩产生模块,与所述路面参数识别模块连接;所述路面参数识别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当前最大摩擦系数信息计算并输出当前最大驱动转矩信息;滑移率控制模块,所述滑移率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当前滑移率信息和所述当前最佳滑移率信息计算并输出基于最佳滑移率的电机控制转矩信息;自适应驾驶员需求转矩模块,与所述最大驱动转矩产生模块连接,实现自适应电机控制转矩的自适应选择处理输出;以及最终电机控制转矩选择模块。

  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联系人:徐国卿、徐坤、李卫民

  用于热泵式电动汽车空调的平行流换热器

  CN202119165U

  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泵式电动汽车空调的平行流换热器,包括有集流管,以及相互平行并两端插入到集流管槽中的微通道扁管束,微通道扁管束束间之间焊接有翅片,在翅片上还开有百叶窗;翅片与微通道扁管束之间形成有预定的向下倾斜的角度,呈松树状排列形式。翅片上开有百叶窗,加大气体侧的流场紊流度,强化空气侧的传热性能。翅片与微通道扁管束存在一个向下倾斜的角度,呈松树状排列形式,当在翅片上产生凝露后,可顺着翅片迅速流下,由此大幅度减少了热交换器的结霜量,有效提高了热交换器的制热能力;换热器在应用时,制冷剂在集流管集流作用下流过微通道扁管束,空气流过扁管束间的翅片表面,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联系人:林用满、冯自平、吴玮、吴丽媛

  活性炭/低维钛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

  CN102074377A

  该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炭/低维钛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分析,属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制备领域和能源领域。该发明专利采用廉价的工业级二氧化钛和活性炭为原材料,以超声化学水热法制备材料前驱体,经过稀酸、去离子水和乙醇充分洗涤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低温热处理后得到活性炭/低维钛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与纯活性炭相比,该发明专利制备的活性炭/低维钛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好。活性炭/低维钛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适合发展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并可望与二次锂离子电池联用,应用于电动汽车等方面。

  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联系人:谭强强、陈晓晓

  冷热联合储能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CN102145644A

  该发明专利是一种冷热联合储能空调,不消耗车载蓄电池本身容量,利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实现同步蓄能,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或者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可以和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集成设计,提供一种快速冷却或加热方案,保证电池安全稳定运行。具体为采用蓄冷/蓄热方式进行储能,满足汽车制冷、制热和除湿等需求。

  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联系人:冯自平、林用满、吴玮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多元掺杂锰酸锂的微波合成方法

  CN101800309A

  该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多元掺杂锰酸锂的微波合成方法,该发明采用碳酸锂微粉,工业纯电解二氧化锰微粉,分析纯氧化镁微粉、三氧化二镍微粉和三氧化二铬微粉作为原料,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湿合,用球磨机混合,烘干,干混、过筛作为生料,再将生料成型为坯体放入微波炉内烧结,烧结完成后,将料取出粉碎过筛即可得到掺杂锰酸锂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该材料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该方法简单、节能降耗、成本低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及装配成锂离子电池后具有首次放电容量高,充放电循环性能好的优点。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掺杂锰酸锂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可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人:康雪雅、韩英、崔涛

  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1106205

  该专利该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正极片的上侧和负极片的下侧沿卷绕方向预留一定宽度的集流体空白。将正、负极片沿宽度方向错开一定距离后卷绕成电芯。将电芯两端露出的空白集流体抿倒成一个平面,再分别在其端面焊接集流盘或极耳。或者将正、负极片预留的空白集流体折边后沿宽度方向错开露出折边空白卷绕成电芯,直接在电芯两端面焊接集流盘或极耳。该发明专利的端面集流结构不仅增加了集流盘与极片的接触面积,而且保证了焊接强度,有效降低了电池的内阻,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电流密度分布均匀,产热量少且散热性能好,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适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动力电池领域。

  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联系人:夏保佳、张建、张熙贵、娄豫皖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