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在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系列世界海洋科技论坛”上表示,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合作仍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下为发言报告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承载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却也遭受着来自人类活动的威胁和损害。《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及海洋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强调加强合作协调与有效管理,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及其资源,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能力持续增强,海洋产业门类不断增多,海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科学技术在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中至关重要,它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保障。正是由于联合国、相关国际组织以及各国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发展基础性、应用性和前瞻性的海洋科技研究,制定实施海洋科学计划,研发海洋高新技术,联合开展海洋调查与监测,从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全球海洋立体观测与预警系统,构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海洋大数据平台,人类才能不断探索海洋未知的领域,提升对海洋的综合认知,改进海洋治理的模式,推进创新发展。
本次论坛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符合国际海洋科技发展趋势和需求,对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海洋发展目标,推进我国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借此机会,我提三点认识与各位分享。一是协同发展,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的科学认知,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共同推动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海洋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
二是创新驱动,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大力推进海洋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面向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空间规划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深化海洋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合作,开展创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发展模式,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共享美好生活。
三是合作共赢,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国正在全面推进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并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我们愿与各国一道共建蓝色伙伴关系,共建共享海上丝绸之路,共同谋划海洋科技创新在推进海洋产业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合作机会,我们也希望通过运用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等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促进海洋科技合作,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合作仍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希望论坛能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海洋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为海洋科技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拓宽合作渠道,推广科技应用,为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力量。
![]() |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