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作者:贺春禄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25日

   整理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同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系列世界海洋科技论坛”上表示,山东举办本次世界海洋科技论坛的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发挥山东海洋领域优势,搭建国际海洋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世界海洋人才、学术、产业等资源要素互动共享,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山东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陆域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9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201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1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在严密防控疫情的同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推进九大改革攻坚行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上半年经济增长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建设海洋强省寄予厚望,要求山东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山东贡献。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了六大类30项指标,梳理“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149项,“龙头引领、湾区带动、海岛协同、半岛崛起、全球拓展”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

  ——瞄准世界一流,整合组建山东港口集团,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被国务院明确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高于全球平均50%,2019年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16亿吨,港口经济实现量效齐升。

  ——深耕产业集群,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44个、占全国的40%,建设中国海工北方总部,高端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还虽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45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强化科技支撑,拥有海洋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海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107家,实施海洋领域重大创新工程57项,主持全国50%的“蓝色粮仓”专项项目,“蛟龙号”、“科学号”等自主深远海装备投入使用,“蓝鲸1号”“蓝鲸2号”将深水油气勘探能力带入世界先进行列,海洋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守护碧海蓝天,持续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恢复自然岸线247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沿海市海岸带保护立法权覆盖,2019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0%,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目前,山东拥有全国近一半的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三分之一的海洋院士、42家省级以上涉海科研院所,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都在这里。高度汇集的海洋科技和人才资源,是我们面向深蓝、面向未来的最大优势所在。

  山东将着力强化平台支撑,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争取更多重大设施落户山东;着力实施重点工程,每年实施2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海洋高端智能装备、健康海洋等研究计划进入国家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着力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布局尖端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着力推动成果转化,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探索国有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混改,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着力激发人才活力,优化提升“外专双百计划”重大引才工程,加大企业急需高端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努力营造最优环境。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