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苏州工业园: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的源动力
作者:谭一泓 贺春禄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22日

 

 

  在距离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25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个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这是中国目前对外合作层次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园区,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结出的硕果。而这个工业园的管理运营模式基本都来自于几千公里之外的中国苏州工业园。

 

  1994年,中国与新加坡两国联合创办苏州工业园区,将其作为对外开放和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试验田。

  二十四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早已从当年的一片洼地,跻身于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改革开放40年,全球的资本、技术与经验在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并成长为参天大树。

  从文化古城到创新之城

  有着“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城,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最令世人向往之地。如今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正成为中国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创新之城。

  1994年5月,苏州工业园的建设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共278平方公里。其中,中国新加坡合作区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80.78万。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苏州工业园区,要求园区在开放创新、综合改革方面发挥试验示范作用。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为全国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经验。在中央和省、市各级的重视推动下,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2017年,苏州工业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亿元,同比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17.8亿元,增长10.3%,占GDP比重达13.5%;进出口总额858亿美元,增长15.5%;实际利用外资9.3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476亿元;R&D投入占GDP比重达3.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万元,增长7.7%。

  记者从苏州工业园获悉,2018年园区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再次位居第一,实现“三连冠”,在全国百强产业园区中位居第三、全国高新区排名上升至第5位,均实现历史最好成绩。

  六大重点工作是致胜之术

  能在全国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苏州工业园区究竟有着怎样的致胜之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力推六项重点工作,包括构筑特色产业体系、实施聚力创新战略、深入推进开放创新、持续优化宜居环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这些都是狠抓不懈的重点。

  一是构筑特色产业体系。苏州工业园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大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形成了“2+3”特色产业体系。“2”是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两大主导产业;“3”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等三大特色新兴产业。

  园区已经累计吸引外资项目48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300亿美元,9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56个项目。目前拥有各类外资研发机构161家,经认定的省级总部机构39家、占全省20%。百度、华为、滴滴、科大讯飞、苹果、微软、西门子等都在园区设立了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研发或创新中心。

  二是实施聚力创新战略。苏州工业园制定出台《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创新产业引领、原创成果转化、标志品牌创建、创新生态建设等四大工程,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目前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60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引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电子所苏州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所等“国家队”科研院所10家,牛津大学苏州先进研究中心、哈佛大学韦茨创新中心、微软苏州研发中心、协鑫中央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近500家,中国科技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中外高等院校29所,在校生人数7.85万人,获批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

  园区深入实施“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大专以上人才总量居全国开发区第一,被评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国科协“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被确定为中组部人才工作联系点。

  园区集聚科技创新型企业40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75家,上市企业1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8家。近三年平均每天产生发明专利11件,保持全省领先,苏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权交易中心等资本要素市场先后设立,

  园区内的东沙湖基金小镇还入选首批“江苏特色小镇”,区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1800亿元,集聚硅谷PNP、百度创业中心、腾讯云基地、苏大天宫等80多家众创空间,金鸡湖创业长廊被评为全国“2017十佳创业园区”。

  三是深入推进开放创新。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统筹推进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改革任务,累计形成79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一批改革试点成果在国家和省市不同层面得到复制推广。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综保区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贸易多元化等试点得到有效开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部门管市场、一个平台管信用、一张网络管服务”的治理架构,形成了“大部制保障、信息化支撑、不见面审批、专业化服务、平台型监管”的园区特色。

  积极探索“2333”改革,即企业2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3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33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推进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建设。

  四是持续优化宜居环境。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产城融合发展,金融商贸区、科教创新区、国际商务区、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板块加快建设,服务经济加速繁荣,已经集聚金融类机构894多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阳澄湖半岛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园区还入选了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成为全国首个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与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五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构建富民增收长效机制,重点加强对园区居民再就业和新生代动迁居民的帮扶,动迁居民稳定就业率超过96%,过去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居省市前列。实施区域一体化八项工程,财政累计投入近20亿元,改造提升动迁社区43个、面积1087万平方米,惠及动迁居民5万余户,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园区城乡社保全面并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三大保险保持100%全覆盖,入选全国首批“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智慧社区建设”试点。

  六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未来发展可期

  对于苏州工业园的发展,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园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系统化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进一步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在更高坐标系中提升发展标杆,确立更高的目标定位,在夯实全面小康基础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积极谋划现代化建设,展现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

  力争到2030年,苏州工业园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一步攀升,达到或接近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勇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勇当建设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杆,努力在全市建设“四个名城”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走在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最前列。

  今后苏州工业园一是将积极打造创新源地。扎实推进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构建完善国际化、开放型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产业引领、原创成果转化、标志品牌创建、创新生态建设等四大工程。

  二是打造产业高地。以智能装备高端突破、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企业品牌和质量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两大主导产业迈向中高端。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等三大未来主导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具有园区标志、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地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三是打造民生福地。园区将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好各项民生实事项目,积极构建富民增收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具有园区特色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打造宜居胜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打响“创新之城、非凡园区”品牌。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