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批学者和官员对中国战略机遇期进行了解读和分析,有学者从经济的角度认为战略机遇期从“规模扩展型”向“结构升级型”转变,有学者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中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挑战。重大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党中央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一个科学判断,是事关我国未来10年发展态势的综合判断,这对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官产学研合作是重大科技研发领域的一种组织模式,日本通产省组织实施的VLSI研发项目是构建官产学研合作的典型代表。
和自然界的生物体一样,产业生态系统也通过一定机制来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实现发展,这种机制就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力机制。对于产业主管部门和公司而言,搞清楚产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非常重要,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调节产业演化的方向及节奏。
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两项关键的权利,如何进行权利分配与资助模式有关:企业资助大学和科研院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可以由资助方和承担方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获得解决;而国家资助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产生的科研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则不完全由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掌握,尤其处置权主要仍在财政部手中,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面临无权的尴尬境地,严重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理应得到充分重视。
当前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采取的策略可以概括为“全面出击,重点突破”。全面出击是指美国利用“双反”、301条款、337条款等调查手段对中国的所有高技术产品尤其是战略性新兴技术及产品进行结构性打压。重点突破是指美国在全面出击的基础上,选择重点行业或领域进行突破。在实施过程中,美国对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措施:对中国具备优势的产业或产品,美国利用设置贸易壁垒、市场准入、“双反”调查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手段进行结构性打压,降低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创新政策,美国利用国际规则来挑战中国创新政策,并迫使中国改变或至少调整政策内容;对前沿和基础的技术,美国主动布局,加大投入,力争保持并扩大对中国的技术领先优势。
专利代理人(Patent Agent)专门从事专利申请和维护事务,必须拥有理工科学位。其与专利律师的区别仅在于专利代理人不能出面处理专利诉讼事务。专利代理人是一个职业资格,获取该资格需要通过专门的职业资格考试。例如,美国专利和商标局设立了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Examination for Registration to Practice in Patent Cases Before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我国1992年设立了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专利代理人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撰写专利申请书和进行专利维护。
作为我国公有经济主体的代表,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是我国实现“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重大战略部署的支柱。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客观、科学分析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
![]() |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 |